fbpx

2022賽季巴林站︰賽事前瞻 –– 賽車實力即將揭盅!9-10號彎成勝負手?

事隔3個多月,F1終於正式回歸,相信一眾車迷已經迫不及待週末的到來。在新的規則、新的設計下,這也標誌著F1的新世代即將降臨,而10支F1車隊皆已準備就緒,10輛1000匹馬力以上的野獸正在巴林的Sakhir賽道沉睡,靜待著比賽的開始。

aspect 9L756Qafca | IG Studio

賽事簡介︰

Bahrain International Circuit在2003年初由巴林王儲花了$1.5億下令建造,並交由賽道設計大師Hermann Tilke親自操刀設計。賽道最終在2004年中落成,自此起就一直是F1賽曆的一部分。(2011年因受阿拉伯之春影響取消分站除外)

賽道全長5.412公里,有2條長直路和1條較短的直路。賽道由15個彎道組成,在Sector 1的是慢速彎,在Sector 2則是以慢速彎和中速彎混合為主,最後Sector則是以中高速彎構成的分段,但賽道主體還是一個典型的 Stop & GO 的高速賽道,因此賽車擁有穩定的剎車和加速能力會較有優勢。而為了保證長直路上的速度,以及方便在直路的超車點上進行纏鬥與超越,車隊普遍在此以低下壓力調校為主。

賽道以Stop & Go與高速為主軸

而賽道上值得留意的是Sector 2,這裡往往是決定排位名次,以至比賽勝負的分野。這個Sector是賽道最多彎的地方,也是最高以及最大風的路段(特別是在晚上),賽車很容易被強風影響到平衡和穩定性,車手稍為不留神便有機會錯失彎心,繼而影響單圈成績。而Sector 2的9-10連續彎也是相當考車手功夫的地方,以往不少車手在這2個連續左彎鎖死輪胎,要不然就是飛出賽道。這2個左彎是要求車手同時剎車,轉波 (Gear Downshift),以及轉向,難度比一般的先剎車,後轉向的過彎方式要難得多。

另一方面令車隊頭痛的則是輪胎損耗和冷卻的問題,雖然今站已經是一場夜賽,相對於大白天的沙漠氣候來說已經是溫度低了一點,但還可以說是相當炎熱,如何為部件和引擎提供穩定的散熱,但又不會損失太多的空氣動力優勢,將是車隊的一大課題(尤其Mercedes的垂直側箱)。而巴林也是一條出了名吃胎的賽道,除了重剎點多之外,沙漠吹過來的沙粒也令賽道上的表面較凹凸不平,這兩個原因皆導致損耗增加,長遠影響賽車入彎的性能和策略窗口安排,就看看工程師如何解決以上的問題了。

胎耗和冷卻是令車隊頭痛的問題

焦點1︰車隊冬季成績單的揭曉

新規則重新引入了地面效應(Ground Effect),前翼(Front Wing)被簡化、輪胎蓋(Wheel Cover)至2009年重現賽場、破風板(BardgeBoard)被禁、底板(Floor)結構複雜化、尾翼側板(Rear Wing Endplate)被移除,這是F1近20年最大型的規則變動之一。而10支車隊的工程師中,大部分都沒有設計過地面效應為主軸的賽車(除了紅牛的Adrian Newey),大家就好像摸著石頭過河一樣,在各種未知的情況下設計出今年的戰車。

設計百花齊放令人眼前一亮

面對FIA拋出來的難題,似乎各位工程師都各有自己的一套解法,單是側箱(Sidepod)的設計都已經出現了N種不同的設計,傳統的下切(Undercut)側箱固然有車隊使用(MCL36),但我們同時也看到了不少跳出框框的概念,有利用雙層底板效應(Double Floor)的寬大側箱(AMR22),也有取以上兩者平衡的「我全都要」式的寬大側箱下切式設計(C42、VF22、AT03),更不用提有搶了冬測焦點垂直極端下切側箱(W13),以及F1-75的內凹側箱(Concave Sidepod)。由此可見今季的設計可謂以百花齊放來形容,每支車隊的氣動重點和導流概念都非常不同。而在冬測之中,似乎每一支車隊的賽車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,有的在慢彎,有的在於出彎加速,有的在直路如火箭般快。跟以往冬測就有有兩三支車隊帶出不同,新車之間的差距其實並不大,今季鹿死誰手還未可知。

不過冠軍終究只得一位,到底哪一支車隊交出了最正確的答卷?週日的23︰00也許會告訴我們答案。

誰會在第一站打響頭炮

焦點2︰9-10號彎、胎耗與惡性循環

今場比賽的另一場焦點則是賽車在9-10兩個連續左彎的表現,正如賽道簡介中所言,這2個左彎是要求車手同時剎車,轉波 (Gear Downshift),以及轉向,令不少車手都在這會鎖死輪胎。在引入地面效應之下,賽車有60%以上的下壓力是來自底板,這種效應主要在高速的時候才會出現。換言之車手現在進入慢彎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下壓力可言,賽車會顯得不穩定並四處亂飄。

雪上加霜的是,今季的戰車比以前更重,18吋輪胎的胎壁也比以前更笨重,導致車手在轉向上會感覺非常沉重,而F1今季只允許賽車用上傳統的伸縮式阻尼器(Telescopic Damper),導致懸掛系統(Suspension)非常之生硬(Stiff),車手入彎的手感跟以往會出現很大分別(有玩過F1遊戲的話,現在的F1開起來感覺就好像遊戲內的F2一樣)。面對笨重的轉向(Steering)以及下壓力的減少,要攻克這兩個彎因此比以前要再困難得多。

新車入彎更笨重更易鎖死

至於其影響,Alonso的訪問或多或少說出了答案,他說︰「新車的笨重特性令我們很容易在慢彎出現understeer,要不就是失去下壓力而亂飄,這令入彎時輪胎鎖死變得常見,而在9-10號彎問題變得尤其嚴重。一開始的時候就還好,不過隨著輪胎開始一步步地衰退,賽車就會越來越難操控,然後就會更容易鎖死。鎖死後出現的平斑(Flat Spot)又會進一步令賽車更難操控,形成惡性循環。我相信處理好這個問題會是今站的關鍵之一。」

那一支車隊會處理好這個問題?會是在冬測以過彎穩定的Ferrari嗎?還是以機械抓地力見長的紅牛呢?車手如何攻克這兩個彎角似乎值得期待。

另外分享一些近年的經典回顧:

2014年︰ Maldonado的成名作,一出pit立即把車撞向Gutierrez令他的戰車360度反轉,事後Maldonado被罰在下場後退5格發車。

2014年

2019年︰ Leclerc頭位起步並領先全場,可惜最後時刻引擎的MGU-H壞掉憾失首冠,Hamilton後上奪得冠軍。

2019年

2021年︰經過了冬測的失利,Mercedes在短短幾天內強勢「反彈」,Hamilton力拒了Verstappen的猛攻,贏出賽季的第一場比賽。

2021年

本週末比賽時間:(以下為香港時間)

第一次練習賽(18/3)20:00 – 21:00
第二次練習賽(18/3)23:00 – 00:00
第三次練習賽(19/3)20:00 – 21:00
排位賽(19/3)23:00 – 00:00
正賽(20/3)23:00

賽道信息:

賽場︰Bahrain International Circuit
首次舉辦大獎賽時間:2004年
賽道長度:5.412公里
DRS區域:3個偵測區,3個激活區
正賽里程:57圈/ 308.238公里
正賽賽道紀錄:1:31:447 (Pedro de la Rosa, 2005)

本週末輪胎配方:C1-C2-C3
車手輪胎數量為:2(硬)+4(中)+8(軟)

本週末輪胎配方

賽道特性:(1-5分, 5分最高, 1分最低)

附加摩擦力 (Traction): 4分
剎車 (Braking): 4分
橫向力 (Lateral): 3分
輪胎壓力 (Tyre Stress): 3分
瀝青抓地力 (Asphalt Grip): 3分
瀝青磨損度 (Asphalt Abrasion): 5分
賽道變化 (Track Evolution): 4分
下壓力 (Downforce): 3分

賽道特性

乾胎最低胎壓限制:
前輪:22.5 psi,後輪:20.5 psi

輪胎傾角大小限制:
前輪:-3.50°,後輪:-2.00°

乾胎最低胎壓限制

Leave a Comment

Shopping Cart
#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