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px

【賽事資訊】2023賽季 – 日本站賽前資訊

離開新加坡,F1繼續東亞之行,今個星期十支車隊就齊集東瀛,在日本鈴鹿爭取最終勝利。

Suzuka Circuit全長5.807公里,場地佈局呈8字形,在9號彎前形成上下交錯的設計,在F1賽曆之中屬獨一檔。賽道共有18個彎角並多數由高速彎構成,加上一個極短的DRS區,是一條高下壓力的賽道。而亦因彎多直路短的關係,賽道的超車難度屬偏高,真正的超車點只在終點大直路中出現,超不到車的話就很容易在Sector 1的S形路段被重新拉開。當然,車手也可以嘗試在130R的直路上進行超車,雖然沒有DRS的幫助下超越機會較小一點,但一旦成功的話超車含金量皆極高,是幾乎肯定進入年尾的Top 10超車鏡頭的存在。

對車手而言,Suzuka是他們最喜歡的賽道之一,除了場地本身的經典性及歷史價值,賽道為車手帶來的挑戰也是令他們興奮的地方。這裡要做出好成績非常講求「節奏」二字,甚至有「掌握節奏就能掌握鈴鹿」的說法。比如在Sector 1的左右連續彎,任一彎道中失去節奏的話就會影響到出彎角度及後續幾個彎的速度,繼而

image 2 | IG Studio

損失大量時間。正因彎與道之間的連貫性極高,因此車手自身的節奏感會是勝負關鍵。

話題上,剛經歷了長達一場冠軍荒的紅牛車隊必定是焦點所在。今站紅牛得到了聽牌車隊總冠軍的機會,日本站結束後只剩下6站共309個可爭奪的積分(包括最快圈及衝刺賽),而目前這支衛冕冠軍比第二名的Mercedes多308分,換言之紅牛只要在日本比Mercedes多取1分,就立即可以加冕車隊總冠軍。

不過在爭奪總冠軍之先,有關RB19競爭力的問題籠罩著車隊,在新加坡低迷表現的原因依然眾說紛紜。有的說是因為最新的TD-018技術指令(彈性翼片)影響了RB19的氣動設計,有的則說單純是場地特性不利紅牛使然,因為RB19的氣動設計理念需要賽車以較其他車隊低的離地距離運作,新加坡顛簸的街道則逼使紅牛調高賽車離地高度(Ride-Height),否則賽車底板會因磨損超過FIA規定而被取消資格。在這種特殊調校下,RB19就因此丟失競爭力並且難以操控了。

若以上論述所言為真,那麼紅牛在新加坡的失利就只會是個別事件,來到鈴鹿這種傳統賽道,我們便可驗證以上的說法是否屬實,到底技術指令是否真的削了RB19一刀?上站取得今年首勝的Ferrari和Sainz,他們又能否再接再厲取得另一場勝利?而擅長高下壓力賽道的Mclaren,繼上站Lando取得P2之後,他們又可不可以在此地更進一步?似乎前方一眾列強的戰鬥將會成為焦點。

本週末比賽時間:(以下為香港時間)

第一次練習賽(22/9)10:30 – 11:30

第二次練習賽(22/9)14:00 – 15:00

第三次練習賽(23/9)10:30 – 11:30

排位賽(23/9)14:00 – 15:00

正賽(24/9)13:00

賽道信息:

賽場︰Suzuka International Racing Course

首次舉辦大獎賽時間:1987年

賽道長度:5.807公里

DRS區域:1個偵測區,1個激活區

正賽里程:53圈/307.471公里

正賽賽道紀錄:1:30:983(Lewis Hamilton, 2019)

本週末輪胎配方:C1-C2-C3

賽道特性:(1-5分, 5分最高, 1分最低, 數據由Pirelli官方提供)

附加摩擦力 (Traction): 3分

瀝青抓地力 (Asphalt Grip): 3分

瀝青磨損度 (Asphalt Abrasion): 4分

賽道變化 (Track Evolution): 3分

輪胎壓力 (Tyre Stress): 5分

剎車 (Braking): 2分

橫向力 (Lateral): 5分

下壓力 (Downforce): 4分

乾胎最低胎壓限制:

前輪:25.0 psi,後輪:23.0 psi

輪胎傾角大小限制:

前輪:-2.75°,後輪:-1.50°

Leave a Comment

Shopping Basket
#
Scroll to Top